中青在线:
     
当前位置:首页-->> 冰点周刊

华尔街牛?外滩也要牛!

本报记者 杨芳 实习生 王淑娟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6-02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5月15日上午,上海,“金融牛”正式落户外滩。

    CFP供图

    全世界最著名的象征物之一,源自一场“悄悄”的个人行为——一天夜里,意大利裔设计师阿图罗·迪·莫迪卡(Arturo Di Modica)“擅自”将一尊铜牛摆到了纽约证券交易所门前。由于事先未经批准,第二天铜牛就被警察搬到了车辆扣押处。

    那是21年前的故事了。如今,这头牛已被广泛接受为华尔街的象征——华尔街自己也视其为股市神物。因此,它的孪生兄弟“外滩金融牛”在上海的登场,自不必再经历夜色掩映下的尴尬,而是事前众人瞩目,现场风光无限。

    5月15日,在外滩金融广场举行的揭幕仪式上,上海市副市长屠光绍亲自揭开蒙在铜牛身上的红色天鹅绒幕布。随后,在场的不少官员和银行家都上前抚摸铜牛,希望能够带来好运。

    这个周身红铜色的牛弟弟,是莫迪卡应上海市黄浦区政府的邀请,特意“为中国人民设计的礼物”。“它必须显得强大,因为它要表现的是一个强大的国家。”莫迪卡说。

    华尔街牛旨在提振股民们的信心,外滩牛同样被寄予厚望。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方星海在致辞中称,外滩金融牛的落成对于“远东华尔街”外滩再创辉煌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兴旺发达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与21年前不同,莫迪卡本人不再是个默默无闻的艺术家。揭幕仪式当天,他身旁站着上海市政府的官员、金融机构负责人以及来自中国人民银行的高级官员。这个一脸络腮胡子的艺术家用意大利语祝福外滩金融牛给上海、中国乃至全世界“带来好运”。

    这也是他创作华尔街铜牛的初衷。1987年10月19日,纽约股市遭受重创,给美国金融界带来了几乎毁灭性的打击。莫迪卡决定趁这个机会来次行为艺术。

    两年后的圣诞节前夕,他租用了一辆起重机,在30多个朋友的帮助下,把这个庞然大物摆在了纽约证券交易所的门前。第二天一早,他又到现场散发铜牛的复制品。

    从个头来说,华尔街牛和外滩牛别无二致。兄弟俩都是大约5米长、3米高的样子,不过外滩牛重2.5吨,比华尔街牛轻了0.7吨。

    这里必须有头牛

    5月28日上午,上海下起了小雨,前来参观外滩金融牛的游客依然络绎不绝。在新近规划的金融广场周围,还有外滩的另外两个地标——陈毅雕像和人民英雄纪念塔。

    来自香港的陈先生用单反相机拍了好几张照片。镜头中的外滩牛,看上去眼大口亮,头歪向左边(而不是像它哥哥那样朝右边),颜色按照莫迪卡的想法,选择了象征中国的红色。

    最关键的是那条弯曲而又高扬的尾巴。意大利意中交流协会主席朱裕华表示,这是中方的建议,“牛的尾巴虽然有上有下,但最终还是要向上,说明终归还是要向前发展”。这位旅意华人是帮上海联系莫迪卡的中间人。

    陈先生也见过华尔街铜牛,他感觉,还是上海这头“更有精神和气势”。

    这意味着黄浦区政府的要求被成功传达出来了。据说,他们希望外滩金融牛更为年轻、更具活力和更加强劲。为此,莫迪卡共做了6次小样,其中两次,石膏像小样被邮寄到上海,以便有关领导确认和修改。

    据朱裕华介绍,早在外滩金融广场规划之际,有关部门就提议设立一个象征性的标志物。“上海要打造国际金融中心,牛又是最原始的交易象征,这里必须有头牛。”他笑道。据说,这也是上海市市长的意思。

    显然,莫迪卡是创作这头牛的不二人选。由于这位艺术家长期定居纽约,黄浦区最初通过纽约的关系,向其发出邀请。但几经周折,不仅没能联系上莫迪卡本人,还得到高达3500万美元的报价。

    考虑到莫迪卡出生于意大利的西西里岛,有关部门又将希望寄托到爱国华侨朱裕华身上。2009年3月2日,远在威尼斯的朱裕华接到了黄浦区侨办主任方利平的电话,希望他能为上海“牵来这头金融牛”。

    随即,朱裕华通过西西里岛政府的关系与莫迪卡取得了联系。为了确认其身份,上海方面还对莫迪卡的护照复印件进行了核查。

    莫迪卡表示“愿意为中国人民创作一头属于自己的铜牛”。但他当时正忙于为家乡设计作品,要到2010年4月之后才有空闲。而根据规划,上海外滩的改造工程将在2010年3月底完成,此后便是世博会。黄浦区政府希望能在世博会开幕之际,将铜牛安放在外滩金融广场,以“见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进程”。

    “百闻不如一见”,朱裕华用中国的这句谚语告诉莫迪卡,中国经济正在迅猛发展。同时,他表示将会把外滩金融牛的后续产品开发等项目,交给莫迪卡,“这也算是从经济方面劝说他吧”。

    经过一番努力,2009年3月21日,莫迪卡应黄浦区政府的邀请,第一次踏上了中国的土地。

    这头牛有颗赶超的心

    莫迪卡的中国之行,正值金融危机在全球持续蔓延之际。同多年前相比,这次的局面可不止是纽约股市下跌这么简单。当时,从数字上来看,华尔街铜牛确实起到了让股市“牛气冲天”的作用。

    这头牛最终被从扣押处请回,摆在了与华尔街斜交的百老汇大街上。当它第一次出现在百老汇大街时,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是2739.55点,而本周一,道指收于10136.60点。实际上,莫迪卡说,从金融牛被安顿好的第二天,道指就开始往上走了。

    如今,这头字面意思为“进攻中的公牛”(Charging Bull)的雕塑已成为纽约的公共财产。纽约市公园与休闲部的负责人表示,这是全城访问量最大、上镜次数最多的景点。

    但公牛并不总能起作用,尤其在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之中。以公牛为标志的美林公司就是危机中轰然倒塌的公司之一,在它濒临破产之时,美国银行收购了它,还一度取消了人们熟悉的公牛标志。

    金融危机对迪莫迪卡本人的投资也带来了沉重的打击。“我亏大了。”他说。

    不过在中国,莫迪卡看到的完全是另一幅场景。“到处都是工地,发展非常非常快。”他用“充满活力”来形容上海。

    几乎与莫迪卡的上海之行同时,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这样一个决定:到2020年,将上海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具有全球行业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

    正当纽约道琼斯指数一路下滑之际,上海证券综合指数却凭借“国家4万亿元投资计划”逆势上扬,出现了一段“小阳春”。据说,纽约证交所的交易员上班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关心上证指数的走向。

    同时,包括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在内的中国金融巨头,赶赴纽约“抄底”,延揽华尔街金融人才。

    身处这样一个时间节点,外滩金融牛不禁让人浮想联翩:莫非这是上海欲与纽约等传统金融中心一争高低的表现?

    对此,黄浦区政府拒绝了采访。负责宣传的工作人员透露,“领导并不愿意谈金融牛”。而就在揭幕仪式之前,有关部门也特意指出不希望媒体炒作此事,以免引起上海和纽约相比较的争端。莫迪卡本人也表示,无意挑起两市之间的竞争。

    但在上海文化学者许纪霖看来,外滩金融牛毫无疑问是上海雄心勃勃的象征。“不是说取代(纽约),而是赶上。”他还记得自己10年前在香港讲学,当被问到上海何时赶上香港时,他回答说,上海的目标从来是纽约、伦敦和巴黎,“根本没有想过香港”。

    从开荒牛到金融牛

    不过,对上海的这种野心,并不是每个人都认同。

    “太山寨了!”一位在上海金融界工作的女士说。5年前,她到华尔街出差,曾经看到过那尊原版牛,“当时的第一印象是震撼,尤其是搭配上华尔街特有的那种感觉”。

    她的看法颇具代表性。许多人质疑,外滩金融牛的做法是拾人牙慧或东施效颦,还有人表示,为什么不能放条龙。

    相比之下,一位世界顶级金融机构的高管倒是显得很开明。在他看来,这个新地标恰恰说明上海正致力于营造更加完善的金融服务环境,充分发挥其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作为一名外企管理者,我相信未来各家公司会在上海拓展业务范围,并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他这样表示,但不愿透露自己的身份。

    许纪霖也觉得没有必要因此大惊小怪:“外滩本来就是世界主义的,外滩不是又被称为万国博览会吗,那本来就是模仿。”

    事实上,外滩金融牛背对的浦东发展银行,那里本来是汇丰银行的总部,被誉为“从苏伊士运河到白令海峡最华贵的建筑”。如今,牛尾巴直直朝向这幢建于1923年的新古典主义建筑外的石狮子。

    “牛已经成为一种图腾,人们希望永远是牛市。”许纪霖说。他也亲眼见识过华尔街牛,并与其合影。

    一家纽约观光组织表示,华尔街牛尤其受到亚洲游客的喜爱。2007年,由于香港的报纸上刊登了中国内地游客骑在铜牛身上拍照的照片,还曾引发了一场中国游客素质过低的讨论。

    “人们对牛市疯狂,华尔街牛捕获了人们的这种想象力。”有分析人士认为。

    接受采访时,许纪霖想起了改革开放之初深圳的那尊名为“开荒牛”的雕塑。“那时候还是农业文明的观念,象征勤劳、踏实和肯干。”他说,“如今,中国经过30多年的发展,牛已经与国际接轨变成了‘金融牛’,可见我们把全部的希望压在了经济的永远景气上。”

    上海金融牛是莫迪卡第二尊公开展示的铜牛雕塑。他还希望在伦敦、莫斯科和世界的其他地方也树起公牛铜像,组成一支“兄弟连”。

    目前看来,外滩金融牛似乎还没有它的华尔街兄弟那么“牛”。至少,它没有带来21年前华尔街牛那般立竿见影的效果。5月最后一个交易日,中国股市以大跌收盘,本周一上证综指收于2592.15点,5月月跌幅累计达9.7%。

    21年前,莫迪卡不得不卖掉部分祖传农场,筹得36万美元,方才完成了华尔街牛。如今,双方都“不差钱”。在朱裕华的劝说下,莫迪卡最终把金融牛“作为礼物送给了中国人民”,上海黄浦区政府只是支付了一定的成本费用。据说,这头牛由美国怀俄明州一支40人的团队制成。

    回到5月15日,这天凌晨,被警察护驾的金融牛,通过海关一路被运到外滩广场上。为了防止游客太过热情,揭幕仪式后,这尊雕塑被围上了一圈栏杆,并专门有两名保安站岗。

    来自浙江的游客姜女士,兴冲冲地上前和这头牛合了影。她表示自己并不知道牛的来历,合影的原因是自己属牛。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